科普 Polular Science

對話尹雪斌:功能農業,讓傳統農業走入"高大上"

 

 

 

       在蘇州工業園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有這樣一位充滿激情的創業者,他本是來自中國科技大學的青年科學家,14年前赴南極的一次科考經歷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讓他走上了硒元素功能農產品的研發之路,成為了中國富硒行業的領跑者。他,就是蘇州硒谷科技公司首席科學家尹雪斌。
       新華網南京11月12日電(記者彭亞平龐雪汀)何謂功能農業?根據趙其國院士領銜中國科學院農業領域戰略研究組編纂的《中國至2050年農業科技發展路線圖》,功能農業就是指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或其他生物技術手段使農產品具備保健功能性。富硒農產品培育便是功能農業的一個經典案例,因為富硒農產品具有食用和保健兩重功能,一般具有比普通農產品高1倍的價格,是生態高值農業的具體代表。
       顯而易見,“硒”的研究與應用在現代農業發展中意義重大,而尹雪斌和他的團隊就肩負著,讓這個防癌元素硒服務中國農業轉型升級的使命。早在2008年初到蘇州,尹雪斌就和他的搭檔劉穎依托蘇州市政府重點建設的中國科技大學蘇州研究院硒與人體健康重點實驗室等一流平臺,與其他兩位伙伴注資創建了蘇州硒谷科技公司。公司基于國際前沿的生物營養強化技術(Bio-fortification)和納米科技(Nano Technology),致力于硒形態自然安全、硒含量穩定可控的有機硒添加劑技術研究與應用,每年擁有中國過半硒專利發明權,現已成長為有世界影響的功能農業技術第一品牌和行業標準制定者。作為硒谷科技的聯合創始人,尹雪斌博士和他的搭檔劉穎已經參與了連續三屆國際硒會議的組織工作,大大增進了國際專家間的交流與合作。
       說起微量元素,人們覺得并不陌生。市場上,帶“硒”字的保健品也不鮮見。那尹博士研發和推廣的富硒谷物究竟有何獨到之處呢?究竟硒元素與人們的健康有何聯系?又如何讓百姓享受到高品質的富硒農產品?對話尹雪斌博士,我們發現,“硒”食品的推廣不僅關乎現代農業發展,更關乎國民健康體質的養成。
記者:作為一名中科大的高才生,因何機緣巧合讓你一頭扎進“功能農業”這一領域的?
       尹雪斌:1999年,我作為我國第一位本科大學生代表遠赴南極進行科考。當時我參與研究的課題是國家重點科學攻關項目——生態環境、生物健康,而這個課題研究的對象就是企鵝。觀察研究企鵝時,有一個現象讓我十分震驚:企鵝體內有南極生態食物鏈積累而產生的毒素,而企鵝卻對毒素有“抗體”。而經過進一步的研究后,我發現,原來企鵝以富含硒元素的磷蝦為食,每天食物中含有400微克的硒蛋白,是硒元素讓企鵝具有了排毒的“抗體”。
       這次意外的經歷,也讓我開始萌生這樣一個想法:“如果能在國內讓缺硒人群都能通過食物補充硒,這豈不是一個讓國人強健體魄的絕佳途徑嗎?”
       綠色農業的快速普及化也更增強了我投身功能農業研究的決心,當前,綠色農業的認證面積已經超過了10%,在一些發達地區“三品一標”的認證面積十三五期間甚至將超過70%到80%。所以,綠色農業已開始普及,不再是農產品差異化的抓手,而新興的功能農業方向則能夠帶來新特色,實現農業生產的高效益,回答了“農業該向何處去”的問題。
       同時,人民群眾對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小康社會”的內涵是人民群眾對身體健康的更高追求,這也呼喚著我們科技工作者要投身去研發出更多能改善人體健康的功能性農產品。
       記者:目前蘇州硒谷科技公司的發展狀態怎樣?在功能農業領域所處的地位如何?
       尹雪斌:目前,公司自主開發的富硒功能農業技術專利200多項,國際PCT近20項。硒谷科技的相關專利數量占到同行業過去20年專利總和的1/4,占到當前每年專利提交量的80%,是當之無愧的功能農業領域第一專利大戶,也是國內唯一擁有百項發明專利和整套技術服務流程、專門從事功能農業推廣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現在,不管在國內還是在國際上,我們的研發水平都是處于領先地位的。目前,國際硒研究學會的秘書處和中國功能農業產業聯盟的秘書處都設在我們這里,這兩個機構分別代表了功能農業在學術和產業兩方面的制高點。
       在硒谷科技,如何讓硒通過作物生長過程自然富集到農產品中,進而安全、有效地被人體吸收是富硒功能農業的技術核心。我們除了推出全球領先的功能硒肥,在全國7大農業戰略區推廣30個大宗品種之外,還在全球領先首創了以“微早餐”為代表的高硒谷物產品,首次實現了富硒功能食品的定量化、標準化生產。
目前,硒谷公司的農業產品包括納米硒植物營養劑,主要應用于糧、茶、果、蔬等基地,能有效提高農產品有機硒含量;有機硒營養蟹米,用于養殖富硒螃蟹;有機   硒飼料添加劑,應用于飼料企業、家畜和水產養殖基地,專用于提高畜禽、水產品的有機硒含量。
       硒谷公司還制定了完善的“9步法”全程“保姆式”服務機制,除了為客戶提供納米硒營養劑產品外,還搭建了博士技術服務團隊為大中客戶提供售前咨詢——原硒檢測——專用配方——方案制定——實施指導——跟蹤檢測——終端產品硒含量檢測——營銷支持——擴展培訓等全程服務,支持客戶生產出讓消費者放心的富硒功能農產品。
       記者:硒谷科技的研究與人們的健康有何關系?國人對硒元素的攝入情況又如何?
       尹雪斌:就像人們餓了需要吃飯一樣,一個人硒元素的缺乏實際上也是一種饑餓,這種饑餓叫——“隱性饑餓”。硒的缺乏,單從質量上看很小,但是威力卻很大,硒和微量元素充足的人看起來會比同齡人年輕十歲左右;硒元素充足與否更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的體質,長期定量攝入充足富硒產品可以有效的預防感冒等流行疾病。
       1973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多年來的研究表明,硒具有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保護眼角膜、護心和護肝等重要功能,能夠有效抗氧化、抗衰老、抗輻射、拮抗重金屬。但是硒在人體內無法合成,所以要滿足人體對硒的需求,就需要每天通過食物定量補充。
       然而目前,中國人的日均硒攝入量普遍偏低,我國有72%的縣(市)低硒或缺硒。蘇州人日均攝入硒44微克,南京人日均攝入硒39微克,這都遠遠低于中國營養學會建議的60-250微克每日的標準,屬于中度缺硒的情況。而在美國,硒的人均每日攝入量是123微克,在日本這一數據則達到了129微克。
       對此中國科技大學功能農業團隊聯合國內外研究機構做了兩方面的工作,試圖評估攝入硒的充足與否:首先是建立人體硒元素攝入量模型,只需要檢驗一簇頭發,就可以粗略知道被檢測者日均攝入硒元素的量;另外,我們還進行了區域性的食物攝入量調查,根據食物中硒含量,再結合地區性食譜,就能算出這個地區居民平均每天的硒元素攝入量。目前,蘇州市的數據最為齊全,這些工作未來將在更多地方得以開展。
       記者:如何讓富硒農產品走進尋常百姓家,讓普通百姓享受到硒產品的保健功效?
       尹雪斌:我國富硒行業目前最大的困境在于營銷,成型的富硒行業銷售渠道相對于其它各行各業來說,可謂是近乎空白。既缺少大的專賣商超、哪怕是商超專柜,也沒有全國性的連鎖專賣運營商。為了早日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吃到富硒功能食品”,硒谷科技以眾包思維來開展功能農產品的推廣,硒谷立足上游技術保障,聯合中下游功能農產品的制造商、渠道商,一起推進功能農業產業鏈的建設。目前,除了中糧集團這樣的大型集團之外,江蘇、安徽,綜合排名前十的農業企業幾乎都是我們的客戶,比如江蘇最大的農業企業江蘇農墾、安徽最大的生態農場白湖農場。這些合作資源也為我們將來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記者:那么硒谷科技將如何借助互聯網拓寬銷售渠道呢?
       尹雪斌:硒谷科技正在不斷借助當前的互聯網,打造硒谷云商平臺,讓微信和網絡電商成為銷售富硒功能食品的快捷通道。未來,我們計劃在中糧我買網、京東商城等大型電商網站上開設功能農產品專欄,借助電商平臺,硒谷科技專注于做更加專業化的支撐性服務?,F在,市場上的富硒食品銷售非?;靵y,有很多質量低下產品也混雜其中,我相信,今后隨著正規銷售渠道的不斷開拓,我們將實現對“功能農產品”的標識化認證,讓消費者容易辨別,能吃到真正滿意放心的富硒農產品。
記者:對功能農業和硒谷科技公司的未來,您有何展望?
       尹雪斌:我們的計劃是,用5—6年時間,也就是到2020年,第一,硒谷科技的研發功能農產品品種將會由目前的5-8種增加到80到100種;第二,功能農業在整個國家農業的占比,將從目前的千分之一提升到百分之一左右;第三,功能農業產值也將突破千億;第四,通過國際硒學會各國專家之間的合作,初步研究、建立起功能農業產業的標準體系,制定出一些硒的國際標準;第五,要在農業轉型升級中發揮重要作用,技術支持國家龍頭企業制造高品質功能農產品,同時,還將會服務到一些農業產業的新入大佬,如聯想佳沃、恒大等。
       我們計劃3到5年之內,讓蘇州硒谷科技在創業板上市,達到20-30億的年產值,進而實現300-500億的市值。
       到那時,不受人待見的傳統農業,將會華麗變身,真正成為“高大上”。
       【記者手記】
       尹博士緣何跳入“農門”
       采訪尹雪斌博士,實屬因緣際會。我們同時在蘇州參加由《價值線》雜志舉辦的2014首屆上市公司價值排行榜發布會,尹博士恰好與我鄰座。按慣例,大家禮節性地交換名片。寒暄之后,他名片上的幾個字讓我眼前一亮。與現場嘉賓清一色董事長、總裁、董秘頭銜不同,他的名片上寫著“硒谷科技、首席科學家、功能農業”。如此年輕,已是首席科學家,且投身農業,此時又出現在上市公司排行榜發布現場,莫非他的“農”頭企業也要上市。職業的敏感和好奇心,使我頓時涌起一種探究這位特殊嘉賓的沖動。
       可謂不謀而合。健談的尹博士得知記者來自新華網,是國家主流媒體,便滔滔不絕地向記者講解起“功能農業”的前世今生。隨后,他又執意邀請記者去他的公司參觀。他說,自己所從事的“功能農業”堪稱“高大上”,而新華網也是媒體的“高大上”。他堅稱,在功能農業尚未為社會廣泛認知的當下,亟需有新華網這樣的權威媒體為之“鼓與呼”。
       如此理由讓人覺得新鮮,也無法拒絕。
       與尹博士的交談,讓我對他的了解漸漸明晰。
       尹博士是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
       1999年,還在中國科大讀書的尹雪斌,作為我國首位在校本科生代表,參加了南極科考。
       2008年,尹雪斌與一群志同道合者,聯合注資300萬元,創建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作為組委會主席,尹雪斌主持了第一屆、第二屆、第三屆國際硒與環境和人體健康會議。他還是我國第四個國際一級學會——國際硒學會秘書長。
       在蘇州硒谷科技公司的辦公樓里,尹雪斌和他的企業所獲得的各類榮譽,讓人目不暇接,驚贊不已。
       尹博士是一個雷厲風行的人。當發布會一結束,他已備好車輛,將記者一行帶到了他的公司。令記者始料未及的是,到了公司,幾位高管和部門負責人已站在門口等候了。要知道,這一天是星期六。
       尹博士是一個心中有夢、胸懷遠大的人。他在展望自己的硒谷科技明天時,豪言“蘇州硒谷的明天就是中國乃至世界功能農業的明天”。他說,在高硒功能肥料產業化上,他們已經全球領先;在高硒谷物研發推廣上,他們則屬于領創!好一個“領先”和“領創”!這不是空想家的夢囈,而是實干家的注腳。大氣磅礴,舍我其誰,讓人蕩氣回腸,好不酣暢!
       與尹博士的交談,是一次愉快的過程。他是一個科學家,嚴謹中卻不乏坦誠和幽默,他把高硒產品發展描繪得那般栩栩如生、通俗易懂;他是一個企業家,致力于企業的融資上市、跨越發展,讓你感受到他的激情與執著,但字里行間,又讓你強烈地感受到他對社會、對人類健康的一份使命和責任。讓農民賺錢、讓農業成為“高大上”,讓硒為全民健康加分,這一切,已然融進了尹雪斌的血液中。
       在尹雪斌的辦公室墻上,一幅字匾格外醒目: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想必,這就是尹雪斌心中的追求吧。

本文源自:新華網
 
  • 色丁香五月激情俺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