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8年中國科學院農業領域戰略研究組的相關路線圖與報告中,就已經將功能農業確立為重要新興農業科技方向。來自國內外的眾多科研機構均認為,功能農業將是又一次農業革命。
就在同一年,科研出身的尹雪斌走出了實驗室,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依托蘇州市政府重點建設的中科大蘇州研究院硒與人體健康重點實驗室等一流平臺,合伙注資300萬元,創建了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六年后,作為硒谷科技的技術掌舵人,尹雪斌站在了“第十一屆中國經濟人物頒盛典禮”的領獎臺上,在獲得“中國經濟十大杰出人物”稱號的同時,也為硒谷科技贏得了“中國經濟創新示范企業”的榮譽。

隱形冠軍
“我們目前定位功能農產品就是讓農產品里面的礦物質,也就是人最需要的幾種礦物質能夠定量提高。這樣從一般性的農產品走向功能性農產品。”尹雪斌表示,功能農產品最大的核心就是標準化問題。
尹雪斌把硒谷科技定位為功能農業的技術供應商。定位在上游,把自己擅長的東西做好。“我們可以和很多大的農業、食品龍頭企業合作,形成一個產業鏈。包括中糧,北大荒等農業企業,由他們去做功能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形成強強合作。”
五年時間里,硒谷科技建立了高安全和標準化的功能農業的技術體系。到現在提交的有關專利技術超過200項,國際專利20項,很好地推動了功能農業新領域的開創。
“我們的定位是成為功能農業的隱形冠軍。老百姓可能并不知道我們,但是他們能吃到合格的產品,背后的技術是由我們提供和進行全程指導的。”尹雪斌說。
功能農業藍圖
2013年11月11日,中國首屆功能農業高峰論壇在合肥召開,功能農業在提出后五年得到了正式的確立。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和對人體抗氧化、免疫、防病抗癌等有積極作用的有益元素,但目前我國約有10億人未能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的最低推薦標準的每天攝入50微克。
功能農業是通過生物營養強化等技術手段,在自然種養殖過程中讓農作物吸收積累更多的礦物質等功能成分,使農產品具備保健功能,如富硒農產品便是功能農業的具體代表。目前處于農業科技的金字塔塔尖。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一半以上的農產品都應具備功能性,以滿足人們健康改善的更高需求。
硒谷科技沒有錯過這個機遇。尹雪斌介紹,2014年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銷售額就相當于2013年下半年的銷售額,這正反應了功能農業作為朝陽產業的生命力。
趙其國院士曾推測,功能農業2020年市場容量將達到1000億??梢灶A知,未來農業領域又將掀起一次革命,而在這場革命中,以硒谷科技為代表的功能農業領域的探索者,會成為最閃耀的明星。
本文源自:中國經濟信息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