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Polular Science

《功能農業百問》之九十二:功能農業的“十三五”

 

       功能農業的“十三五”預計將呈現三大核心亮點: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央企啟動功能農業布局、功能農業產值破千億,在功能農業新產業領域中國高地漸成。
       功能農業的“十三五”注定是激動人心。作為新產業,標準體系將更為完善,一批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會得以建立。同時,一些有廣泛行業影響的團體標準,比如中國功能農業產業聯盟標準,也將出現。這些標準的出現,為合格產品的評測和認證鋪平了道路。消費者能更為放心挑選功能農產品。
       隨著功能農業的興起與影響擴大,央企開始陸續關注,并加入產業布局的行列中來。比如:中鹽已與硒谷科技接觸,計劃聯合推動“功能農業+食鹽”戰略,希望為中國乃至世界消費者提供功能鹽品,讓食鹽成為人們礦物質管理的窗口。
       僅在中國功能農業的萬畝示范區達到100家,其中,十萬畝10家,百萬畝1家,成為標準化功能農產品的主要供應渠道。這些產品以及其深加工制成的食品,涵蓋的品種達到80-100種,產值將突破千億。利用先發優勢,中國將在這輪競爭中拔得頭籌,形成中國高地。
【編者按】

       想象一下,每天在吃飯的時候,吃水果的時候,很自然地補充了我們身體缺乏的某種礦物質,大家都能身體健康而強壯,感冒、癌癥很多疾病都離我們遠去。這該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而功能農業就是要讓這個夢想成為現實。
       功能農業從最初2008年由趙其國院士提出,至今將近7年。但公眾對這樣一個全新的方向還很不了解,為了形象、生動地向社會傳播功能農業的有關科學知識,筆者根據日常大家關心的問題,以答疑解惑的形式編輯了《功能農業百問》,并通過互聯網、紙媒和書籍等全媒體刊發。
謹以此文,紀念將到來的功能農業8周年!
中科大蘇州研究院功能農業實驗室
  • 色丁香五月激情俺也去